导语: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:这首小诗 ,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,就常见的"小雨"和"草色",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.刻画细腻,造句优美,构思新颖,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、舒适和清新之美感.
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
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
韩愈【唐】
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注释
⑴呈:恭敬地送给。
⑵水部张十八员外:指张籍(766—830年)唐代诗人。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,曾任水部员外郎。水部此处代指工部。
⑶天街:京城街道。
⑷润如酥:细腻如酥。酥:奶酪,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。
⑸最是:正是。
⑹处:时。
⑺绝胜:远远胜过。
⑻皇都:帝都,这里指长安。
[译文]
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,近看没有绿色,远看草色青青。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,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。
〖译文二〗
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,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,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,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。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, 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。
背景:
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(823年)早春。当时韩愈已经56岁,任吏部侍郎。虽然时间不长,但此时心情很好。此前不久,镇州(今河北正定)藩镇叛乱,韩愈奉命前往宣抚,说服叛军,平息了一场叛乱。穆宗非常高兴,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。在文学方面,他早已声名大振。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,他也卓有建树。因此,虽然年近花甲,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,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。
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。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,故称“张十八”。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,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,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,极言早春景色之美,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。
简析:
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。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,以"润如酥"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,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。造句清新优美。与杜甫的"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"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第二句紧承首句,写草沾雨后的景色。以远看似青 ,近看却无 ,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。可与王维的"青霭入看无"、"山色有无中"相媲美。
三、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:"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"这两句意思是说: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,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。写春景的诗,在唐诗中,多取明媚的晚春,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,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,别出新意。
这首小诗 ,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,就常见的"小雨"和"草色",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。刻画细腻,造句优美,构思新颖,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、舒适和清新之美感。
[赏析]
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,就常见的“小雨”和“草色”,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,诗的风格清新自然,简直是口语化的。看似平淡,实则是绝不平淡的。韩愈自己说:“艰穷怪变得,往往造平淡”(《送无本师归范阳》)。他的“平淡”是来之不易的。
首句点出初春小雨,以“润如酥”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,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。造句清新优美。与杜甫的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第二句紧承首句,写草沾雨后的景色。以远看似有 ,近看却无 ,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。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,若有若无,稀疏,矮小的特点。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。早春二月,在长安,冬天未过,春天还未来临。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,第二天,春天就来了,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,作者远远望去,朦朦胧胧,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,这是早春的草色。看着它,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。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,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,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。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,挥洒着他的妙笔,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,便是早春的草色。这句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真可谓兼摄远近,空处传神。
这设色的背景,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。透过雨丝遥望草色,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。而小雨又滋润如酥,受了这样的滋润,那草色自然是新的;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,那草色自然也美了。
接下来的第三、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: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”这两句意思是说: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,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。写春景的诗,在唐诗中,多取明媚的晚春,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,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,别出心裁。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,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。在最后,诗人还来个对比:“绝胜烟柳满皇都”。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。这是一种心理状态。严冬方尽、余寒犹厉,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,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。因为,“遥看近却无”的草色,是早春时节特有的,它象征着大地春回、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“杨柳堆烟”时候,何况“满”城皆是,不稀罕了。到了暮春三月,色彩浓重,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。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,与一般不同,这是一种加倍写法,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。
这首诗刻画细腻,造句优美,构思新颖,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、舒适和清新之美感,既咏早春,又能摄早春之魂,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,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。诗人没有彩笔,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——一种淡素的、似有却无的色彩。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,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。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
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
·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于丹的《丹韵词音》在央视播出之后,在许多人热捧的同时,对其讲解内容的争论之声也不绝于耳。尤其对其讲解的一首古诗中的词句之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。这首古诗就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。其诗曰: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”
在《丹韵词音》中,于丹讲解韩愈的这首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诗时说道: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想一想,那种酥软酥麻的感觉是什么样子,我们今天会觉得雨打下来是潮的是湿的,你说它润我们能理解,你能感觉到什么叫做小雨如酥吗?”然而,于丹的话未落音,有人就对于丹“小雨如酥”的这一番讲解进行了质疑。
于丹认为,“小雨润如酥”,就是“小雨如酥”,给人们以“酥软酥麻的感觉”。而有人则明确指出,“小雨润如酥”并非“小雨如酥”,给人以“酥软酥麻的感觉”;而是说小雨像酥油一样细滑润泽。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一句,就是说,长安街上纤细的春雨润滑如酥油一样。但不知道,于丹的那种“酥软酥麻的感觉”是从哪里来的?那么,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究竟说的是长安街上纤细的春雨给人以“酥软酥麻的感觉”?还是说长安街上纤细的春雨像酥油一样细滑润泽?而这个“酥”字究竟是人体的感觉,还是感官的体验呢?
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”这首诗说的是,长安大街上空丝雨纷纷,它像酥油一般细密而滋润,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,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。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,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城的暮春。从全诗来看,也是很难看到天街的小雨能让人给人们以“酥软酥麻的感觉”,而只能看到的是,那落在天街上的细滑润泽的小雨,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若有若无的朦胧美。
初春时节,天街小雨,润滑如酥,这清新优美的诗句,与杜甫的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一诗大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而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一句,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远看似有、近看却无的朦胧景象,也可与王维的“青霭入看无”、“山色有无中”相媲美。这首小诗,韩愈只运用简朴的文字,就常见的“小雨”和“草色”,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。刻画细腻,造句优美,构思新颖,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、舒适和清新之美感,表达了这位唐代大诗人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。
唐诗,风物之酥美意象不多见,早春小雨的酥美意象大概也就韩愈的这首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了。可见唐朝时的风物酥美学刚刚露头。说起来,“酥”,原指的是面粉加酒、糖等制成的一种松脆点心”,也可以指酪类,即由牛羊乳制成。又称“酥油”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“塞北送酥一盒至”,这让自作聪明的杨修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唐朝诗人薛能的《影灯夜》一诗中也有“十万军城百万类,酥油香暖夜如烝”的名句。传说,杨贵妃出浴,懒妆便服,不觉酥胸袒露,唐玄宗李隆基一见,连称妙哉,“软温好似鸡头肉”。恰巧安禄山也在旁边,于是,就接了一句“滑腻还如塞上酥”。这个细节暴露出安禄山与杨贵妃已有私情,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古人细腻而敏锐的感官洞察力。与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一样,“滑腻还如塞上酥”,此酥同彼酥,都是指细滑润泽的绵绵春雨,在人们的眼中,都是一派青烟缭绕的人间幻境。
其实,“酥”字在《新华字典》中义项之一是:具有缎子般的光泽和光滑的;光洁细腻的。又如:酥乳,指的是洁白柔软而滑腻的乳房;酥胸,指的是洁白润泽的胸脯;酥融,则指的是润滑柔软。有人说,“润如酥”的不应当是小雨,而应当是“天街”,而应该是“天街因小雨而润泽如酥”。有人译为 “天街的泥土让小雨滋润得像酥油一般松软润泽”,如此看来,这也有比较合理的说法。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,但是,这种说法无疑要比那种“酥软酥麻的感觉”来的确切得多。
上一篇:大小S姐妹团奢靡的私生活让人瞠目结舌
下一篇:“十二美人图”透露雍正怎样的情色隐秘
·催人泪下:温总理在汶川灾区十大感人瞬间 ·震撼人心:5、12汶川大地震十日祭
·诸葛亮神机妙算:何以最终斗不过司马懿? ·张艺谋洗尽铅华:《山楂树》催出清纯热泪
·水浒探秘:梁山领导班子中的“四驾马车” ·从外国来使觐见礼仪变迁看清朝衰落的轨迹
·清宫秘史:珍妃为何被慈禧太后“双规”? ·历史揭秘:王安石变法何以成腐败的温床?
·元旦腊八两节逢:风俗东南西北各不同 ·新年中国风:女星演绎旗袍的诱惑和惊艳
·红楼夜话:让贾府举家狂欢的超级小品明星 ·广电总局的关门计何以不敌电视台的跳墙法?
·历史揭秘:中国最后皇后的悲惨死亡之谜 ·当女星遇上老总:看谁最有风流女心态?
·红楼夜话:贾宝玉与四大丫环的第一次 ·众女星齐演女皇帝:12版武媚娘谁最霸气?
·政府招待办招工选美为了满足谁的需要? ·揭秘一起彰显吕后政治家风度的外交绯闻
·新娘初夜要献身:揭秘越南奇异婚俗文化 ·图文并茂:史上专供小皇帝启蒙的教科书
·让赵本山忽悠得找不到北的十大美女明星 ·春节丈夫不回家妻子改嫁不仅是悲情故事
·古代官场吃喝:官员接受宴请要自掏腰包 ·过年还债:毛泽东十年还债之心让谁汗颜?
·赵本山退出龙年春晚:21年春晚小品成记忆 ·历史揭秘:春节送礼当上宰相的一代名臣
·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? ·毛泽东最后一个除夕夜为何要听鞭炮声?
·龙年春晚:让人不敢恭维的十大“亮点” ·10道龙考题:看自己是否称得上龙的传人?
·春晚小品中10大影视女星谁最有秒杀功力? ·初一到十五:过春节不能不知道的年俗
·春节老同学聚会为何成了一夜情的温床? ·让热血男儿悲恸欲绝三百年的传统习俗
·揭秘史上发生在丙辰龙年的五大惊世事件 ·古代文坛“一树梨花压海棠”的三大高人
·从一代名将“惧内”看明朝女性的解放 ·张国立之子案折射“星门之后”家教之殇
·秦淮八仙与秦淮八艳究竟谁像金陵十三钗? ·全球最美女总理香艳的私房照究竟有多美?
·万元特供:谁是“清华烟云”的幕后推手? ·红楼夜话:贾府元宵之夜异彩纷呈的灯谜
·让人叹为观止的北宋官场溜须拍马之风 ·400高官游三亚:谁为“权贵天堂”买单?
·宠妃被人吃豆腐:楚庄王为何开脱咸猪手? ·新台丑闻:第一个抢走儿媳妇的无耻君王
·江山代有才人出:龙年将爆红的10大女星 ·春秋乱伦第一案:齐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恋
·从晴雯勇补孔雀裘看红楼女儿的女红绝活 ·李咏“冲冠一怒”关微博无异于掩耳盗铃
·2月13日西方“偷情节”的来源和趣闻 ·情感解码:哪五类男人特别害怕过情人节?
·克林顿又爆风流史:每天25名女子投怀送抱 ·拥有11个皇后的荒淫皇帝是怎样炼成的?
·一代名妓陈圆圆为何与初恋情人失之交臂?
扩展阅读文章
推荐阅读文章
高得文章网-分享知识 www.gdlsz.com
Copyright © 2002-2018 . 高得文章网-分享知识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